基金小白看过来!手把手教你从0开始选基金,避开坑

炒股杠杆平台:最近后台总收到粉丝留言,说看着身边人买基金赚了钱,自己也想试试,可打开理财APP就犯怵——几千只基金密密麻麻,名字里的“混合”“指数”“LOF”像天书,跟风买了两只还亏了手续费。

炒股杠杆平台

<炒股杠杆平台>基金小白看过来!手把手教你从0开始选基金,避开坑

银行基金买卖_基金入门指南_选基金技巧

最近后台总收到粉丝留言,说看着身边人买基金赚了钱,自己也想试试,可打开理财APP就犯怵——几千只基金密密麻麻,名字里的“混合”“指数”“LOF”像天书,跟风买了两只还亏了手续费。其实买基金根本不用靠运气,搞懂底层逻辑基金小白看过来!手把手教你从0开始选基金,避开坑,普通人也能避开坑、选对基。今天就用大白话,手把手教你从0开始选基金,全程无术语、不空洞,看完就能上手。

先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:基金到底是啥?说白了,就是我们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,他帮我们凑钱去买股票、债券、现金等资产。你不用自己研究哪家公司靠谱、哪支债券安全,相当于花钱请“专业选手”替你理财。但关键是,“选手”水平有高有低,市场行情也有涨有跌,所以选对基金、踩准节奏,比盲目进场重要10倍。

第一步:先搞清楚自己“能承受多大风险”,别上来就盯着高收益

很多人买基金亏了钱,不是基金不好,而是选错了类型——明明只能接受10%的亏损,却买了股票占比80%以上的股票型基金,市场一跌就慌得割肉。所以选基金的第一步,不是看收益排行榜,而是先给自己做个“风险测评”。

怎么测评?不用找复杂表格,记住三个问题就行:

1. 这笔钱你打算放多久?如果只能放3个月以内,比如随时可能用的生活费,那风险承受能力就是“低”,别碰股票型基金;如果能放3年以上,比如养老钱、孩子教育金,时间能对冲波动,风险承受能力就“中高”,可以考虑权益类基金。

2. 假设投1万元,最多能接受亏多少钱?亏500就睡不着觉,选低风险的货币基金、短债基金;亏2000还能心态平稳,才能考虑混合基金、股票基金。

3. 你对市场波动的接受度如何?看到基金每天涨涨跌跌就频繁打开APP查看,甚至想卖出,说明适合稳一点的产品;能做到“每月看一次”,不被短期行情影响,才适合高波动的基金。

对应这三个问题,基金大致分四类,风险从低到高排列:

• 货币基金:比如余额宝,风险几乎为0,收益比活期存款高一点,适合放零钱,随用随取。

• 债券基金:主要买国债、企业债,波动小,年化收益大概3%-5%,适合想稳赚、能接受偶尔小跌的人。

• 混合基金:既买股票又买债券,股票占比从30%到80%不等,风险和收益居中,是普通人的“首选款”。

• 股票基金:至少80%的钱买股票,股市涨的时候赚得多,跌的时候也亏得狠,适合能扛风险的人。

第二步:避开“踩坑”雷区,这些错误90%的新手都会犯

搞清楚风险类型后,接下来要避开新手常犯的“致命错误”,这些坑比选对基金还重要,因为一旦踩中,再好的行情也赚不到钱。

第一个坑:追“冠军基金”。每年年底,收益排行榜上的“冠军基金”都会被疯抢,但第二年往往跌得最惨。为啥?因为冠军基金大多是押中了当年的热门板块,比如前几年的新能源、半导体,行情一过,板块回调,基金收益自然下滑。就像去年押中AI的基金涨了50%,今年AI板块调整,很多都亏了20%以上。记住:过去的收益不代表未来,买基金不是追明星,而是找“长期稳定”的选手。

基金入门指南_银行基金买卖_选基金技巧

第二个坑:频繁买卖、追涨杀跌。很多人买基金像炒股票,看到基金涨了就追进去银行基金买卖,跌了就赶紧割肉,结果手续费交了不少,钱越亏越多。基金是“长期投资工具”,不是短期投机的筹码。数据显示,持有基金1年以上的投资者,盈利概率比持有3个月以内的高30%;持有3年以上的,盈利概率超过80%。买基金就像种庄稼,播种后要等它生根发芽,频繁拔苗助长,只会颗粒无收。

第三个坑:只看收益率,不看“最大回撤”。收益率是基金的“颜值”,最大回撤才是基金的“抗风险能力”。最大回撤指的是基金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的幅度,比如一只基金最大回撤是20%,意味着你在最高点买入,最多会亏20%。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只能接受10%的亏损,那这只基金再赚钱也不能买。选基金时,一定要看它的最大回撤是否在你的承受范围内,尤其是股票型、混合型基金。

第三步:手把手教你选基金,4个指标帮你找到“靠谱选手”

避开雷区后,终于到了核心步骤:怎么选到真正靠谱的基金?不用看复杂的报表,记住4个关键指标,就能筛选出80%的好基金。

第一个指标:基金经理。基金经理是基金的“灵魂”,选对基金经理,相当于成功了一半。怎么看基金经理好不好?看两个点:一是任职年限,至少要5年以上,经历过牛市和熊市的考验,那些只任职1-2年的“新手经理”,没经历过市场波动,遇到行情不好很容易慌。二是管理规模,不要选规模太小(低于2亿元)或太大(超过100亿元)的基金。规模太小容易清盘,规模太大不好操作,比如100亿的基金,买股票时很难灵活调仓,收益会受影响。

第二个指标:基金业绩。看业绩不是看最近1个月、3个月的收益,而是看“长期业绩”——近3年、近5年的收益排名,最好能排在同类基金的前30%。同时,要对比“业绩基准”,比如一只混合基金的业绩基准是“沪深300指数收益率×60%+中债总指数收益率×40%”,如果它的长期收益能跑赢这个基准,说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过关;如果跑不赢,说明还不如买指数基金。

第三个指标:基金持仓。持仓就是基金买了哪些股票、债券,能反映基金的“投资方向”。比如一只基金前十大持仓都是白酒、消费类股票,那它就是“消费主题基金”;如果前十大持仓是新能源、光伏,那就是“新能源主题基金”。选持仓时,要避开“单一行业重仓”的基金,比如全仓新能源、全仓半导体,行业一跌就会亏得很惨。最好选“行业分散”的基金,比如既买消费、又买科技、还买医疗,能对冲单一行业的风险。

第四个指标:基金公司。基金公司就像基金经理的“后盾”,实力强的公司有更好的投研团队、更完善的风控体系,能给基金经理提供支持。选基金公司时,优先选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公司,比如易方达、华夏、南方、富国等,这些公司成立时间长、经历过市场考验,踩雷的概率更低。

第四步:买基金的“实操步骤”,从开户到定投,一步都不落下

选好基金后,就该动手买入了。很多人不知道在哪买、什么时候买,其实操作很简单,分4步走:

第一步:选平台。买基金有三个渠道:银行APP、基金公司官网、第三方理财APP(比如支付宝、天天基金)。银行APP手续费高,基金公司官网只能买自家基金,第三方APP手续费低(一般打1折)、基金种类全,新手首选第三方APP,比如支付宝的“财富”板块,操作简单、一目了然。

第二步:开户。打开第三方APP,按照提示完成实名认证、风险测评,就能开通基金账户,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,和注册社交账号一样简单。

第三步:买入方式。买入分“一次性买入”和“定投”,新手一定要选“定投”。定投就是每个月固定时间、固定金额买入同一只基金,比如每月10号买500元。这样做的好处是“摊薄成本、降低风险”,市场涨的时候少买一点,跌的时候多买一点,长期下来,成本会越来越低,盈利概率更高。比如你每月定投500元,第一个月基金净值1元,买500份;第二个月净值跌到0.8元,买625份;第三个月净值涨到1.2元,买416份。三个月下来,你一共花了1500元,买了1541份,平均成本只有0.97元,比一次性买入划算得多。

第四步:持有和赎回。买完基金后,不用每天看,每月看一次持仓就行。什么时候赎回?达到你的预期收益就赎,比如你设定盈利20%赎回,那基金涨到目标就卖;如果没达到预期,就继续持有,不要因为短期波动就卖出。赎回时,在APP上找到“赎回”按钮,输入金额,确认后一般1-3个工作日到账。

最后想说:买基金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,而是普通人对抗通胀、实现资产稳健增值的工具。它不需要你有专业的金融知识,也不需要你花大量时间研究市场,只要搞懂底层逻辑,选对基金、坚持定投,时间自然会给你答案。

记住:理财的本质是“认知的变现”,你对基金的理解越深,赚钱的概率就越大。与其羡慕别人赚钱,不如从今天开始,拿出每月工资的10%,选一只适合自己的基金,开启定投之路。相信我,一年后再回头看,你会感谢现在开始行动的自己。
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,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,选择基金时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。

本文的版权归属于[炒股杠杆平台]。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擅自复制、传播、修改或用于商业用途。本文链接:http://wwww.tyjjkj.com/html/chaogugangganpingtai/1113.html

二维码
浏览器扫一扫访问

联系管理员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箱:596123666@qq.com